n135673

标签: 航母战斗群
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有16艘055的时候,地球上没有国家想跟
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有16艘055的时候,地球上没有国家想跟
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有16艘055的时候,地球上没有国家想跟中国打一次。别觉得垂发单元多就是堆数量,这里面藏着真功夫。055的垂发系统是通用的,能塞防空导弹、反舰导弹,还能装对陆攻击的巡航导弹,甚至有传言说未来能兼容反导拦截弹。对比一下隔壁美国的阿利·伯克级,早期型号垂发只能装标准防空弹,后来改了半天才能兼容战斧,还得专门分模块;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看着猛,垂发系统是分开的,反舰的一套、防空的一套,灵活性差远了。055这一坑多弹的本事,直接把驱逐舰的多任务能力拉到了新高度。再看船本身的吨位,055满排超过1.2万吨,这体量已经摸到了巡洋舰的门槛,美国海军后来干脆把自家的朱姆沃尔特级归为驱逐舰,其实就是不想承认055在吨位上的压制。但吨位大不是傻大笨粗,055的舰体设计很讲究,一体化桅杆把各种雷达天线都整合进去了,不像老驱逐舰那样桅杆上挂满“晾衣架”,隐身性能直接上了个台阶。雷达系统更不用说,双波段雷达是标配,一个负责远距离搜索,一个盯着近距离目标,连美国最新的伯克Ⅲ级都还没完全普及这配置,朱姆沃尔特级倒是想装,结果因为成本太高砍了不少功能。动力系统也是055的强项,全燃联合动力让它跑起来又快又稳,续航力能到6000海里以上,这意味着它能跟着航母编队远海部署,不用老惦记着找港口补给。对比一下英国的45型驱逐舰,虽然也是全电推进的先驱,但早期频繁出故障,动不动就趴窝在港口;日本的摩耶级看着先进,动力系统还是跟伯克级学的,没跳出老框架。055的动力不仅靠谱,还为未来装电磁炮、激光武器留足了空间,这才是真的着眼未来。实战能力上,055可不是花架子。这几年南昌舰、拉萨舰跟着辽宁舰、山东舰出远海训练,穿过宫古海峡、绕着台岛巡航,每次亮相都让周边国家的舰机紧张半天。去年有次055带着舰队在西太平洋演习,美国的罗斯福号航母特意绕着走,不是怕打起来,是知道055的反舰导弹射程能到上千公里,航母编队的防御圈根本罩不住。还有防空能力,055带的海红旗-9B导弹,能拦截几百公里外的目标,配合航母的预警机,能撑起一片超大的防空网,以前中国海军出门怕被空中打击,现在有了055,反倒是别人得琢磨怎么突破咱们的防御。可能有人会说,朱姆沃尔特级不是更科幻吗?确实,朱姆沃尔特的隐身设计、全电推进看着更洋气,但它犯了个致命错误——脱离了实战需求。造了三艘就停了,原因是主炮炮弹太贵,一发要上百万美元,根本打不起,反舰导弹还得靠临时加装,跟055一对比,就像个华而不实的玩具。俄罗斯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虽然吨位大、火力猛,但船太老了,电子设备还是上世纪的水平,跟055比信息化能力,差了至少一代。现在中国已经有8艘055服役,还有8艘在建造,等16艘全齐了,这规模放眼全球没第二个国家能比。美国现在急着造伯克Ⅲ级,想跟055掰手腕,但伯克Ⅲ的舰体是几十年前的设计,改来改去也没法跟055的全新舰体比,只能在雷达和武器上小修小补。俄罗斯倒是想造新驱逐舰,可惜经济不行,图纸画了好几年,首舰还没下水,更别说追上055了。为啥说16艘055到位后,没人想跟中国打一次?因为这16艘船能撑起至少四个航母战斗群,每个战斗群都有055当“带刀护卫”,不管是防空、反舰还是对陆打击,能力都拉满了。想跟中国动手,就得先琢磨怎么应对这16艘055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,怎么突破它们的防空网,这还没算上路基导弹、空军的配合。以前美国总说要“航行自由”,现在在南海、西太平洋,看到055编队,也得乖乖保持距离,不是怕输,是知道打赢的代价太大,根本划不来。055的厉害,不只是单舰性能强,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。以前中国海军只能在近海防御,有了055,才能真正走向深蓝,保护海外利益、维护国际航道安全。这几年亚丁湾护航,055去过好几次,每次都能震慑住海盗,也让沿途国家看到中国海军的实力。现在全球范围内,能像055这样兼顾吨位、火力、信息化、续航力的驱逐舰,真没第二款,说它是世界顶尖水平,一点都不夸张。当然,055也不是完美的,比如全电推进技术还在试验阶段,比英国、美国的全电推进晚了一步,但中国在电磁技术上有优势,未来055改进型装上电磁炮、全电推进,只会更厉害。美国现在也意识到差距,想搞新一代驱逐舰,但从设计到服役至少要十年,这十年里,中国的055还会不断升级,等美国的新舰出来,说不定咱们又有更先进的船了。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当中国有16艘055的时候,地
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当中国有16艘055的时候,地

055大驱在世界属于什么水平?这么说吧,当中国有16艘055的时候,地球上没有国家想跟中国打一次。055型驱逐舰的设计本身就是以全面提升海军综合作战能力为核心目标。它的排水量超过1万吨,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之一。具体来说,055的满载排水量突破了12000吨,这个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现役的阿利・伯克级驱逐舰,甚至比韩国号称"亚洲第一"的世宗大王级还要实在——那些舰体里塞满的进口设备,可比不上055从头到脚的纯国产核心技术。光有吨位不算啥,055的"火力仓库"才真叫吓人。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像蜂巢一样排列在舰体中部,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发射筒。它们采用冷热共架技术,既能用压缩气体把防空导弹"弹"出去再点火,也能让反舰导弹直接从筒里喷着火冲上天。这意味着一艘055就能兼容海红旗-9防空导弹、鹰击-18反舰导弹、长剑-10巡航导弹,甚至还有那款让航母睡不着觉的鹰击-21。这种高超音速导弹从055的舰尾垂发单元飞出去时,能直接打穿1000公里外的航母防御圈,对方雷达屏幕上可能只闪过一个光点就没了反应。更厉害的是055的"千里眼"和"顺风耳"。它脑袋上顶着的双波段雷达,就像同时架着望远镜和显微镜。S波段雷达能盯着上千公里外的目标,X波段雷达则能精准锁定几十公里内的高速飞行器,这种组合连美国最新的朱姆沃尔特驱逐舰都没能实现常态化部署。再加上一体化的隐身桅杆,过去军舰上乱七八糟的天线全都被整合进去,雷达波照过来就像打在光滑的鹅卵石上,根本留不下反射信号。055真正的核心优势藏在看不见的地方。它的综合射频系统能把所有电子设备的电磁波统一管理起来,不会像其他国家的军舰那样出现雷达和通信设备互相干扰的情况。2024年延安舰在南海的电磁战演练就证明了这一点,它能一边干扰对方的雷达,一边引导航母舰载机精准驱离敌机,这种"边打边指挥"的能力目前还没哪个国家能完全做到。从建造速度就能看出055的战略价值。2020年首舰南昌舰服役后,短短五年时间已经有10艘055加入海军序列。按照这个速度,到2030年前完成16艘的建造计划完全没问题。这个数量意味着什么?中国海军的三个航母战斗群每个都能配上2艘055当"带刀护卫",剩下的还能分给两栖攻击群或者单独组成威慑编队,让太平洋上任何一个热点地区都能快速出现055的身影。对比一下其他国家就更清楚了。美国的阿利・伯克级虽然数量多,但一半以上都是服役超过20年的老舰,最新的伯克III型每年也就能造2艘。朱姆沃尔特驱逐舰倒是先进,可造了3艘就草草收场,连炮弹都买不起。日本和韩国的万吨驱逐舰更像是"组装货",核心雷达和导弹全靠美国供应,真打起来能不能顺畅联动都是问题。055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的多面手能力。130毫米口径的新型舰炮能对岸上目标倾泻火力,1130近防炮每分钟上万发的射速相当于在军舰周围织出一张铁网,连超音速反舰导弹都很难突破。舰上搭载的直-9反潜直升机配合声呐系统,能把水下的潜艇逼得无处可藏。这种能防空、能反舰、能反潜、能对陆打击的全能选手,让055在舰队里既能当先锋也能当后卫。当16艘055全部服役时,意味着中国海军能在西太平洋同时铺开三个完整的航母打击群。每个群里的055都能发射鹰击-21,把1000公里范围内的敌方舰艇纳入打击范围。这种威慑力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,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火力密度和技术优势堆出来的。其他国家就算想挑衅,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航母编队能不能扛住十几艘055的齐射。说到底,055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驱逐舰的力量格局。它不再是简单的"大船扛大炮",而是一个集情报收集、指挥控制、火力打击于一体的海上作战节点。当16艘这样的巨舰游弋在各大洋时,它们所代表的战略威慑力,足以让任何潜在对手在动武前三思而后行。这就是055在世界海军中的真实地位——不是第一,却是让所有对手都必须正视的存在。
中国现代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是什么?当然是2016年的南海事件。这个事情当时在国

中国现代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是什么?当然是2016年的南海事件。这个事情当时在国

中国现代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是什么?当然是2016年的南海事件。这个事情当时在国内几乎都没有什么水花,我当时也不了解,也是多年之后才清楚当年的南海事件有多紧迫、有多危机了。毫不夸张的说,那一年的南海危机,相当于是古巴导弹危机。甚至可以说,稍有不慎,不仅能引发中美之间的战争,很有可能直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。那一年,老美直接开了两个航母战斗群来南海!对的,你没有看错,是两个航母战斗群!或许会有读者不知道两个航母战斗群意味着什么?专业的数据我就不多说,我就通俗的告诉你:一个航母战斗群,完全可以打垮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了。而老美直接开过来两个,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。要是换作其他国家,估计胆都得吓破,赶紧跪地求饶。但老美踢到了硬板,五十年代都不怕你,现在还怕你?咱们直接把老美的航母坐标位置给标出来了,而且堂而皇之的公布在网上。当时,咱们的三大海军司令全部集聚在南海。并且直接告诉老美,你两个航母战斗群来了又怎样,只要你敢动手,保证你有来无回。很多人都不知道,当时的人民子弟兵们,都写好了遗书,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,保家卫国,视死如归,不带一点害怕的。当时,各种东风快递都往南海那边送。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?老美果然就是纸老虎,看到咱们这么摆出拼命的架势,老美怂了,走了。没过多久,菲律宾的总统就换人了。前任总统以贪污腐败的名义给抓了。或许,会有读者觉得我在夸大其词,危机是挺危机的,但是远不至于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地步。倘若真的开打了,英法这两个小弟不会参战?小日本、菲律宾、韩国这一帮子仆从不会参战?普京不会下场帮场子?局部战争一旦失去控制,那就不好控制了。
大力发展052E驱逐舰,满足走向深蓝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需求!

大力发展052E驱逐舰,满足走向深蓝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需求!

大力发展052E驱逐舰,满足走向深蓝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需求!
2030年四个航母战斗群的具体配置2030年届时,我海军将拥有四

2030年四个航母战斗群的具体配置2030年届时,我海军将拥有四

2030年四个航母战斗群的具体配置2030年届时,我海军将拥有四个航母战斗群,领军航空母舰分别为辽宁号、山东号、福建号、004(江苏)号。每个航母战斗群将配置055大驱2艘,052D驱逐舰4艘、054A护卫舰4艘、054B护卫舰2艘、901综合补给舰1艘、076两栖攻击舰一艘、093或095攻击核潜艇两艘。
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?俄媒:两军差距巨大,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!现在这仗可不是你

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?俄媒:两军差距巨大,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!现在这仗可不是你

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?俄媒:两军差距巨大,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!现在这仗可不是你有航母我有飞机这么简单了,打的是体系、打的是效率、打的是你撑得住我耗不耗得起。真要干起来,谁更快、谁更狠、谁更扛得住,那才是关键。先看决定战场胜负的"眼睛和神经",美军引以为傲的GPS系统,如今在西太平洋已不敢称老大。中国北斗系统用50颗在轨卫星织成的天网,数量几乎是GPS的两倍,监测站更是遍布全球,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甩下对手一大截。这意味着解放军的东风导弹能像装了精准导航的重拳,而美军舰艇却可能在关键时刻面临信号漂移。美国国防部自己都承认,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已能覆盖关岛在内的第二岛链,那些停在阿普拉海军基地的航母和核潜艇,早成了东风-21D的瞄准目标。更要命的是,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通讯依赖几颗老旧卫星,一旦被干扰,航母战斗群就可能变成"聋子瞎子"。再看支撑战争的"筋骨",美军在关岛的油库最多能存16万吨燃油,看似不少,但真打起仗来,光是航母战斗群每天的消耗就高达数千吨。从夏威夷到南海的8000公里补给线,等于给解放军的潜艇部队安了活靶子。反观解放军,本土港口到南海的距离还不到美军的十分之一,火箭军的导弹车在华南密林里随时能机动发射,打完就换地方,这种"家门口作战"的优势,让美军后勤部门头疼不已。五角大楼的报告也不得不承认,解放军的联合火力打击能力已今非昔比,只是还在嘴硬说"远程后勤有欠缺"。军费账更能说明问题,美国军费占GDP的3.19%看似吓人,但要分摊到全球100多个基地,真正能用在西太平洋的份额相当有限。中国军费虽总量稍低,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北斗系统的持续升级、高超音速导弹的列装、南海岛礁的防御设施,全是针对区域冲突的硬投入。美军却把大量经费砸在全球部署上,光是维持欧洲和中东的驻军,就占去了军费的四分之一,这种"四处救火"的模式,碰上解放军"集中力量办大事"的区域优势,很难占到便宜。人员素质这块更耐人寻味,美国陆军去年好不容易完成5.5万征兵目标,今年却要咬牙招6.1万人,不得不靠人工智能筛简历、把征兵点搬到购物中心。反观解放军,近年来新型装备列装速度加快,官兵的专业素养水涨船高,尤其是在电子对抗、网络战这些新兴领域,年轻技术军官的比例持续上升。现代战争中,一个熟练操作反隐身雷达的班组,能抵得上一个传统炮兵营的作用,这种质量优势可不是靠征兵数量能弥补的。最让美军头疼的是盟友这盘棋,就像日本一边急着部署12式反舰导弹,一边又不敢得罪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,美军在亚太的盟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菲律宾嘴上喊着要美军帮忙,却偷偷限制美军在苏比克湾的活动;韩国宁愿多买中国稀土,也不愿跟着美国搞芯片封锁。这种各怀鬼胎的联盟,碰上解放军"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"的非对称战术,很容易出现破绽。说到底,美军的优势在远洋决战,解放军的长处在近海防御。当美国航母战斗群必须闯过东风导弹、岸基航空兵、水下潜艇三道关才能靠近台海,当GPS信号可能被北斗压制,当漫长的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,这场仗的胜负就不再取决于谁的航母更先进。就像稀土让G7内部矛盾暴露无遗,西太平洋的地理格局和技术天平,也让美军的"绝对优势"成了过去式。真要打起来,恐怕不是美军能不能赢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承受得起输掉霸权的代价。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  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
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  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
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是鹰击-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,想一发就把它击沉,那也是做不到的。现代航母的设计,那是把“保命”刻进DNA里了,就拿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来说,这家伙排水量超过10万吨,舰体从龙骨到飞行甲板,全是双层船壳,中间用X型结构连接,就像给航母穿了件“防弹背心”。更绝的是,全舰被23道横向水密舱壁,和10道防火隔壁切成2000多个独立舱室,就算被鱼雷炸开几个口子,损管系统15分钟内就能把进水区域隔离,航母照样能跑30节。关键部位更是重点照顾,弹药库和机舱外面,裹着76-127毫米厚的合金钢装甲,还加了64毫米的凯夫拉复合材料,能扛住半穿甲弹的直接命中。飞行甲板用的是高强度钢,普通反舰导弹打上去顶多砸个坑,想炸穿实在太难!再看舰上的防御武器,四座“密集阵”近防炮,每分钟能泼洒3000发炮弹,专门拦截漏网之鱼;16具“海拉姆”导弹发射装置,10公里内的超音速导弹它都能拦;还有“标准-6”防空导弹,最远能在370公里外把弹道导弹揍下来。更狠的是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网:预警机在500公里外盯着,驱逐舰和巡洋舰组成的“宙斯盾”舰队,能同时跟踪上千个目标,用“标准”系列导弹层层拦截。去年美国海军做过测试,一个尼米兹级战斗群,能同时应对500枚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,拦截成功率超过90%。但有人说了,中国的东风-21D、东风-26号称“航母杀手”,难道也不能击沉吗?这里面有个误区:反舰弹道导弹的作用,不是直接击沉航母,而是“打瘫”。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点穴,你点中要害,对手就没法动了,但想点中这个“穴位”,也是难如登天。首先就得找到航母在哪,美军航母战斗群在海上机动时,会释放电磁干扰,关闭非必要雷达,再加上核潜艇在周围警戒,卫星和侦察机想锁定它,比大海捞针还难。就算找到了,导弹飞过去的过程中,要穿过航母战斗群的三层防御网:外层是舰载机拦截,中层是“标准”导弹,内层是“密集阵”和电子战系统。以东风-21D为例,它末端速度10马赫,但美军“标准-3”导弹能在大气层外拦截,“标准-6”在大气层内补刀,最后还有“密集阵”近防炮守着,想突破三重防线,得有“十八般武艺”。更关键的是,航母的抗打击能力远超想象,之前美军拿退役航母做实验,用各种导弹、鱼雷炸了25天才让它沉下去。尼米兹级航母就算被3枚鹰击-21击中,只要不是关键部位,还能保持70%的战斗力。那照这种说法,是不是美国航母就无敌了?非也!中国有一套独特的“反航母组合拳”,专门戳美军的软肋。第一招就是饱和攻击+高超音速导弹,去年8月,中国科研团队在《测试与技术学报》发表了一份推演结果,用24枚高超音速导弹分三波攻击,就能瘫痪整个福特级航母战斗群。这里面有个关键——战术协同,东风-21D和东风-26从不同方向袭来,有的带诱饵弹消耗美军防空导弹,有的用末端10马赫的速度硬突,再加上鹰击-21从军舰上发射,形成立体打击网。美军再强,也架不住这么多导弹一起招呼。第二招就是体系破袭,让航母变瞎子。中国的侦察卫星、无人机、超视距雷达组成“天罗地网”,能实时追踪航母动向,去年西太平洋演习中,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前出第二岛链,用舰载预警机和055驱逐舰的雷达,把美军“华盛顿”号航母的位置摸得一清二楚。更绝的是电子战部队,能干扰航母的通信和雷达,让它的防御系统变成“睁眼瞎”。最后一招,就是我们的杀手锏东风-27了。最近中国国防部证实,东风-27高超音速导弹已有限列装,这玩意射程5000-8000公里,末端速度10马赫以上,还能在大气层内滑翔变轨,美军现有的“标准”导弹根本跟不上它的机动。去年7月的测试中,东风-27从西北发射,12分钟飞行2100公里命中南海移动靶船,精度误差不到30米。有了这东西,美军航母在西太的活动范围被压缩了一半,关岛、夏威夷都在射程之内。尽管航母再厉害,也架不住现代战争的体系对抗。中国发展反航母能力,不是为了和美国硬碰硬,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底线,就像去年中美在南海对峙,中国海军用双航母编队和东风导弹的威慑,让美军航母后撤了500公里,这就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的智慧。但咱们也得清醒:战争没有赢家,美军两艘航母被击沉,意味着数千人伤亡,和数千亿美金打水漂,这对美国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战略失败。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,就像国防部白皮书说的,中国军队的使命是“慑止战争,而不是挑起战争”。现代战争拼的不是单件武器,而是整个国家的体系能力。中国有信心、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,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,是太平洋上的和平阳光,而不是硝烟弥漫。
很多时候,美国一旦与那个国家发生点摩擦或者冲突,美国动不动就是派出航母战斗群前去

很多时候,美国一旦与那个国家发生点摩擦或者冲突,美国动不动就是派出航母战斗群前去

很多时候,美国一旦与那个国家发生点摩擦或者冲突,美国动不动就是派出航母战斗群前去威慑,一旦如此,这个摩擦和冲突也就基本上解决,因为这些国家都了解美国航母战力有多强,一旦动手,别说挡住美国后面的大军了,就是一个...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是鹰击-
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是鹰击-

要是真打起来,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?答案是,几乎没可能,哪怕是鹰击-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,想一发就把它击沉,那也是做不到的……美国航母有多抗打击?福特级的体型堪比一座海上摩天楼,结构上就像个钢铁堡垒,外壳是高强度特种钢,飞行甲板还铺了五公分厚的装甲。关键是它的内部结构:整艘船被划分成了上千个水密隔舱,就算某些区域进水了,也不会波及到整艘船。这种设计就是为了挨炸时还能浮着。美国人以前拿退役的航母做过实战测试,导弹、鱼雷轮番上,打了二十多天才让它沉底。而且航母还配有强大的损害控制系统。一旦遭到攻击,舰上专门的维修人员会立即行动,加上自动灭火设备,能在很短时间内控制住局面。比如2022年一架F-35C失事撞上“卡尔·文森”号甲板,不但炸出大洞,拦阻索也毁了,结果不到一小时航母就修好了,可以重新起降飞机。这种应急能力,说实话,确实强!不过,并不是说航母就打不动。鹰击-21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得惊人,末端飞行时甚至能超过10马赫,还能进行不规则机动,这对防空系统是个极大挑战。问题是,从几百公里外的预警机,到中程防空导弹、近防炮和电子战设备,层层设防。你一枚导弹过来,面对的是成堆拦截弹的迎头痛击。所以如果真要打航母,靠的绝不是单枚导弹,而是“导弹雨”——几十枚、甚至上百枚导弹一起扑过来,用数量压垮对方的防御,让其顾此失彼、最终漏网。而且,真正要沉掉航母的,更可能是从水下发动攻击。鱼雷不打甲板,它瞄准的是船底。现代鱼雷爆炸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气泡,在船体下迅速扩张又塌陷,可能会直接把航母的龙骨掀断。这种打击方式更致命,也更难防。说到底,中国发展这些“航母杀手”导弹,目的并不是一定要把美军航母一个个都打沉,而是让美国在想要出动航母时不得不三思。你过来干涉,我不一定能把你炸沉,但我有能力让你重伤、让你作战能力丧失。一艘航母值一百多亿美元,几千人的命也在上面。你敢不敢冒这个风险?2022年鹰击-21在南海演习一露面,美军航母战斗群马上调头远离,这就是战略威慑的体现。所以结论就是:航母还没过时,但它不再是那个能随便横着走的海上霸主了。现代战争的攻防规则,早已悄悄变了。
🌛与南部战区通话后,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舰队依然举行演练封锁南海,南部战区:我

🌛与南部战区通话后,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舰队依然举行演练封锁南海,南部战区:我

🌛与南部战区通话后,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舰队依然举行演练封锁南海,南部战区:我给你机会让你体面走了,你真这样干就换我就把你体面送走了。法国“戴高乐”号航母最近可没闲着,带着一帮舰艇从马六甲、巽他、龙目这些要道一路演练着往南海方向开。这路线怎么看怎么不只是日常巡航,摆明是冲着南海来的。其实他们还没动到这片海附近的时候,南部战区就盯上了,还专门跟法国太平洋海区的指挥官开过视频,意思很直接,就是别在敏感海域搞事,免得出意外。但是话是说了,法国那边根本没收手,演练完海峡直接继续往南海走。很多人都觉得,这背后跟军事没那么大关系,更多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,想在亚洲刷一波存在感。这次法国出的可是家底,航母战斗群加起来三十五万吨,这在他们海军算是顶配了。要是跑这么远出点事,那对他们海上实力可就是几年的伤筋动骨。更别提法国现在能源储备本来就不宽裕,还把主力舰拖来大老远的南海,这么一来其他方向的部署压力肯定大。南海是个麻烦地方,周边国家多,军舰也多,擦枪走火的可能不是没有。航母在这边一待,后勤保障、物资消耗、风险压力全都得翻倍。法国这一趟,更像是在用最重要的牌,赌能在亚洲博点存在感,可值不值还真不好说。说白了,法国这是在押政治宝,把主力舰拉过来就是想在美国面前表个忠心,将来在亚太混个发言权。但从成本到风险,这事都不划算。南海水太深,本地国家自己还没理清,外头人硬插进来,只会让局面更麻烦。如果真出了事,法国自己兜不兜得住都是问题。